近年来,非法“代理退保”已成为行业毒瘤,严重地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一时不慎就会自食苦果。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温馨提醒广大市民:“代理退保”套路深,擦亮双眼莫当真。
【案例回顾】
1.忽发投诉,客户要求退保
2021年11月,投诉处理人员小王在受理客户投诉时,发现“客户”无法及时、准确的回复核身信息,遂主动按保单登记的联系方式联系客户黄某,黄某拒绝上门面见。经小王耐心、多次沟通,黄某告知有“专业维权机构”联系过他,声称可以帮他多退钱,还会为自己推荐更加“物美价廉“的保险产品。
2.细致沟通,讲解保险责任
沟通中,小王发现黄某并不清楚自己所购产品组合的保险责任,遂向客户进行了详细讲解,建议黄某根据保险责任和个人实际需求,慎重考虑是否继续保留这份保单;同时提醒黄某做好个人信息保护,切不可将个人详细信息随意透露。黄某最终决定保留原有险种。
3.罹患重疾,获赔29万
,,免费足球贴士(www.9cx.net)是国内最权威的足球赛事报道、预测平台。免费提供赛事直播,免费足球贴士,免费足球推介,免费专家贴士,免费足球推荐,最专业的免费足球贴士网。
2022年3月深夜12点左右,黄某感到胸闷难受,紧急送医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,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全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忙乱。这时家人突然想到了那单差点退掉的保险,报案申请理赔后经调查审核,符合重疾赔付标准,获得了29余万元的重疾理赔款。
4.信息泄露,客户主动维权
2022年7月,黄某主动联系小王,向她表示感谢,正是她的坚持与专业才让他在风险来临还能有一笔理赔款来支撑,给他和家人带来慰藉。同时告知小王,因他不慎将自身信息泄露,致使其名下出现不明小额贷款,还经常收到各种推销短信及电话,已报警备案,避免持续骚扰。
【案例分析】
在这个案例中,客户黄某明显是被非法“代理退保”机构煽动,从而提出退保诉求,但实际并不清楚自己所购买保险的保险责任。
从保险消费者角度来说,我们在购买保险时,一定要搞清楚这份保险究竟“保什么”、“不保什么”,是不是符合自身实际需求。不能随意听信他人“全额退保“、推荐更“物美价廉“产品的相关宣传。
【重要提示】
1.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